秋燥來襲?四個小妙招從內至外改善秋燥
每個季節都有一個季節特點:冬天寒邪,春天風邪,夏天暑濕,而秋天就是燥邪。
我國大部分地理位置受副熱帶高壓影響,秋季從北方內陸吹過的偏北風,一陣陣吹來了寒冷干燥。秋季人體內的津液還未從夏季過多的發泄后補充回來,身體內各組織器官還處于缺水狀態,再遇到干燥的秋風極易引起“秋燥綜合征”。
秋燥初起有“缺水”的感覺,即津液缺少,如口鼻干燥、皮膚干裂、干咳少痰等癥狀;放任秋燥狀態不僅會降低人體免疫力,體質虛弱的人容易誘發疾病。
有研究表明,在室溫情況下空氣濕度高于43%,病毒傳染性明顯小于空氣濕度低于23%的環境,且空氣干燥時,灰塵、細菌等更容易附在粘膜上,誘發咳嗽、支氣管炎、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。
家庭中使用加濕器緩解干燥的空氣,能降低流感病毒的生存率。可以在加濕器中添加精油,如柑橘精油等。具有殺菌抗炎作用,能加強呼吸道的免疫功能,有解熱和化痰的功效。
有人說秋燥不就是過多耗損津液,及時補充水分不是可以嗎?實際上,只喝白開水不能完全起到潤燥的作用,有些人甚至有越喝越渴的感覺。一次性過多攝入白開水,反而可能因不能及時“化濕行氣”而導致濕邪,正確喝水方式應是隔1~2小時補充一杯水。
古人云:“朝朝鹽水,晚晚蜜湯?!闭f的是早晨喝點淡鹽水,晚上喝點蜂蜜水,能更好地補充水分。需要注意的是,高血壓人群早晨不宜喝淡鹽水,鹽份的攝入會使血壓增高;高血糖人群不宜喝蜂蜜水。
緩解秋燥要少食油炸、燒烤、辣椒、大蒜、生姜等容易上火的食物,多吃滋陰養肺、潤燥生津的食物,如山藥、大棗、蓮藕、銀耳、百合、南瓜、梨子等,其中梨是秋季大量上市,好吃效用也好的潤燥食物之一。
《本草再新》記載:梨,甘微酸性涼,入肺、胃經,有生津潤燥、清熱化痰的功效。梨吃法繁多,生熟皆可。生食味美多汁,止消渴通便秘利消化;去核加冰糖一起蒸煮后食用,可緩解咽喉干癢、止咳化痰。
秋天氣溫高很多人會選擇天天晚上洗澡,但由于氣候干燥,很容易出現皮膚干燥瘙癢甚至脫屑的現象。加之水溫過高,不僅會破壞皮膚表面形成的油脂保護膜,加速身體水分的流失,進一步加劇皮膚瘙癢癥狀。
洗澡時水溫宜保持38~40度,每日清水洗浴即可,隔一日再使用香皂或沐浴液;洗澡后及時擦干水分,防止水分蒸發加劇皮膚干燥;做好面部皮膚保濕的同時,也別忘記給身體皮膚補水,洗完澡后使用身體保濕用品讓你的皮膚水當當。
項美科技專屬研制的多層順透軟霜,啫喱狀膏體,配方溫和質地清爽,適合面部、全身皮膚的健康管理。
保濕護膚只需一支多層順透軟霜,蘊含7種天然植物精粹,高效滲透角質層改善皮膚水分供給,促進微循環營養吸收,滋養由內而外,皮膚緊致柔軟有光澤。
項美多層順透軟霜不僅可以傳導能量,也可作為日常皮膚保養品使用。這個秋季,使用多層順透軟霜給您的肌膚更多健康呵護!
